巴利文佛典翻譯與講解(五)

蕭式球

輪迴的歷程長遠,唯有見四聖諦之人才能將之止息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王舍城的靈鷲山。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輪迴找不到它的開始,沒法找得到它過去的盡頭。眾生受無明的覆蓋、受渴愛的繫縛,因而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一個人在一劫的生死相續、不斷輪迴之中,可累積一大堆骨頭,如果那些骨頭不腐壞,堆起來會有如這座毗富羅山那樣大。

「這是什麼原因呢?

「比丘們,因為輪迴找不到它的開始,沒法找得到它過去的盡頭。眾生受無明的覆蓋、受渴愛的繫縛,因而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你們曾經在這輪迴之中長期經歷苦、經歷劇烈的苦、經歷災禍,長期被埋墓塚。比丘們,這足以驅動人對所有行厭離,足以驅動人對所有行無欲,足以驅動人從所有行之中解脫出來!」

世尊.善逝.導師說了以上的話後,進一步再說:

「大聖尊所說:

若人一劫中,

白骨之堆積,

有如一大山,

亦如毗富羅,

堪稱為大山,

位於摩揭陀,

靈鷲山之北;

 

若能以正慧,

洞見四聖諦,

知苦知苦集,

知苦之超越,

及知八聖道,

是息苦之途,

此人之生死,

極其量七有,

之後得苦盡,

諸結皆斷除。」

 

相應部.十五.十.人

這是一篇簡明的經文,經中指出,每個人在一劫生死之中所積累下來的骨頭,可堆成一座大山,以此令弟子明白輪迴之苦,然後再勸勉弟子發出離心。在偈頌部分再進一步說,明白四聖諦的人,最低限度能得初果,極其量再經歷多七次生死,輪迴便會得到止息。

經文之中的「劫」(kappa)是一個音譯詞,它是「時段」的意思,多用作指「整個世間由生至滅」的時段,這是一個最長的時間單位;此外,劫偶爾也指「整個人由生至滅」的時段,即一百年左右。這篇經文之中的劫是指前者。

偈頌之中的「極其量七有」是初果聖者的其中一個形容詞,其更多的內容可參閱第348期《相應部.四十五.三十五.沙門所屬之一》的解說部分。

 


現在我們周遭的眾生,在過往的輪迴之中都曾跟自己有過緊密的關係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輪迴找不到它的開始,沒法找得到它過去的盡頭。眾生受無明的覆蓋、受渴愛的繫縛,因而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很難找到一個眾生在長時間的過去不曾做過自己母親的。

「這是什麼原因呢?

「比丘們,因為輪迴找不到它的開始,沒法找得到它過去的盡頭。眾生受無明的覆蓋、受渴愛的繫縛,因而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你們曾經在這輪迴之中長期經歷苦、經歷劇烈的苦、經歷災禍,長期被埋墓塚。比丘們,這足以驅動人對所有行厭離,足以驅動人對所有行無欲,足以驅動人從所有行之中解脫出來!」

相應部.十五.十四.母親

 

……很難找到一個眾生在長時間的過去不曾做過自己父親的……

相應部.十五.十五.父親

 

……很難找到一個眾生在長時間的過去不曾做過自己兄弟的……

相應部.十五.十六.兄弟

 

……很難找到一個眾生在長時間的過去不曾做過自己姊妹的……

相應部.十五.十七.姊妹

 

……很難找到一個眾生在長時間的過去不曾做過自己女兒的……

相應部.十五.十八.女兒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輪迴找不到它的開始,沒法找得到它過去的盡頭。眾生受無明的覆蓋、受渴愛的繫縛,因而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很難找到一個眾生在長時間的過去不曾做過自己兒子的。

「這是什麼原因呢?

「比丘們,因為輪迴找不到它的開始,沒法找得到它過去的盡頭。眾生受無明的覆蓋、受渴愛的繫縛,因而生死相續、不斷輪迴。

「比丘們,你們曾經在這輪迴之中長期經歷苦、經歷劇烈的苦、經歷災禍,長期被埋墓塚。比丘們,這足以驅動人對所有行厭離,足以驅動人對所有行無欲,足以驅動人從所有行之中解脫出來!」

相應部.十五.十九.兒子

以上六篇經文的內容相連,除了「母親、父親、兄弟、姊妹、女兒、兒子」六個詞語不同之外,其餘經文完全相同。佛陀在這六篇經文之中指出,很難找到一個眾生在過往的輪迴之中不曾做過自己的親人的。這是其中一個發人深省的義理,當一個人明白這個義理之後,可助自己對世間的眾生少一份怨懟而多一份悲憫,更重要的,是從經中所說的角度來看,在輪迴之中不斷失去至愛親朋,這也是苦的一種,因此應尋求將輪迴止息。

在談及輪迴的經文尾末都一再重複着這段說話:「比丘們,這足以驅動人對所有行厭離,足以驅動人對所有行無欲,足以驅動人從所有行之中解脫出來!」 在佛教的名相之中,「行」是一個多義詞,經文這裏的「行」是指「世間各種事物」,包括內在眾生自己的身心及外在世間所有事物,都可統稱為行。

行的巴利文是「saṅkhāra」,它的字根「kṛ」有「做」、「建造」的意思,在五蘊、十二緣起之中的行有「做」和「建造」的意思,而這裏經文的「行」則指「建造出來的事物」。

世間各種事物,其實都是由眾生自己建造出來的,眾生因受無明與渴愛的支配,所以不斷通過身、口、意來建造出各種事物,繼而不斷受這些生滅無常的事物所擺佈。有四聖諦智慧的人,懂得對行厭離(對行不生期盼)、懂得對行無欲(不黏着行),因此能從行之中解脫出來。能夠對行厭離與無欲的人,現生不受生滅無常的行所擺布,因此能無礙地生活,他也不再「建造」,使生死輪迴得到止息。

 


佛陀受眾人高度讚賞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這時候,吒奴蘇尼婆羅門乘坐一輛全白的馬車,在中午離開舍衛城。他從遠處看見卑盧.婆蹉延那遊方者前來,便對他這樣說: 「婆蹉延那賢者,這個中午你到哪裏去呢?」

「賢者,我到過喬答摩沙門跟前。」

「婆蹉延那賢者,你認為怎樣,你知道喬答摩沙門智慧的特點嗎?他是一位智者嗎?」

「賢者,我算得上什麼人呢,我怎能知道喬答摩沙門智慧的特點呢!只有一個像喬答摩沙門那樣的人,才能知道他智慧的特點!」

「婆蹉延那賢者,你可真是對喬答摩沙門作出高度的稱讚呢!」

「賢者,我算得上什麼人呢,我稱讚喬答摩沙門算得上什麼呢!喬答摩沙門受那些被人稱讚的人所稱讚,他在天與人之中是最高的!」

「婆蹉延那賢者,你為了什麼原因,對喬答摩沙門有這樣高的評價呢?」

「賢者,就正如一個善巧的馴象師進入大象生活的樹林內,在那裏看見一個很大的象腳印,於是得出一個結論:有一頭很大的雄象。同樣地,我在喬答摩沙門那裏看見四個大腳印,於是得出一個結論:世尊是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僧團能善隨修習。這四個大腳印是什麼呢?

「賢者,我曾看見一些剎帝利智者,他們聰明、能言善辯、具有銳利的辯才。他們到處遊行,目的是以自己的智慧來攻破別人的論點。當他們知道喬答摩沙門將會遊訪某一個村落或市鎮時,便開始籌劃各種辯題:『我們去喬答摩沙門那裏問他這個問題,如果他這樣來解說的話,我們就這樣來駁斥他;如果他那樣來解說的話,我們就那樣來駁斥他。』

「當他們知道喬答摩沙門已經到了那一個村落或市鎮時,便前往喬答摩沙門那裏。喬答摩沙門為他們說法,對他們開示,對他們教導,使他們景仰,使他們歡喜。他們因喬答摩沙門的說法而得到開示,得到教導,感到景仰,感到歡喜,因此不會向喬答摩沙門提出問題,更不會提出駁斥。他們最後反而成為喬答摩沙門的弟子。

「賢者,這就是我在喬答摩沙門那裏看見的第一個大腳印。我得出一個結論:世尊是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僧團能善隨修習。

「賢者,再者,我曾看見一些婆羅門智者……他們最後反而成為喬答摩沙門的弟子。

「賢者,這就是我在喬答摩沙門那裏看見的第二個大腳印。我得出一個結論:世尊是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僧團能善隨修習。

「賢者,再者,我曾看見一些居士智者……他們最後反而成為喬答摩沙門的弟子。

「賢者,這就是我在喬答摩沙門那裏看見的第三個大腳印。我得出一個結論:世尊是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僧團能善隨修習。

「賢者,再者,我曾看見一些沙門智者,他們聰明、能言善辯、具有銳利的辯才。他們到處遊行,目的是以自己的智慧來攻破別人的論點。當他們知道喬答摩沙門將會遊訪某一個村落或市鎮時,便開始籌劃各種辯題:『我們去喬答摩沙門那裏問他這個問題,如果他這樣來解說的話,我們就這樣來駁斥他;如果他那樣來解說的話,我們就那樣來駁斥他。』

「當他們知道喬答摩沙門已經到了那一個村落或市鎮時,便前往喬答摩沙門那裏。喬答摩沙門為他們說法,對他們開示,對他們教導,使他們景仰,使他們歡喜。他們因喬答摩沙門的說法而得到開示,得到教導,感到景仰,感到歡喜,因此不會向喬答摩沙門提出問題,更不會提出駁斥。他們最後反而向喬答摩沙門請求出家,喬答摩沙門接受他們出家,成為出家的弟子。他們獨處、遠離、不放逸、勤奮、專心一意,不久便親身以無比智來體證這義理,然後安住在證悟之中。在家庭生活的人,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就是為了在現生之中完滿梵行,達成這個無上的目標。之後他們這樣想:『我們真是從毀滅之中逃脫出來!我們真是從毀滅之中逃脫出來!過去我們不是沙門而自認為是沙門,過去我們不是婆羅門而自認為是婆羅門,過去我們不是阿羅漢而自認為是阿羅漢。現在我們才是沙門,現在我們才是婆羅門,現在我們才是阿羅漢!』

「賢者,這就是我在喬答摩沙門那裏看見的第四個大腳印。我得出一個結論:世尊是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僧團能善隨修習。」

當婆蹉延那遊方者說了這番話後,吒奴蘇尼婆羅門從那輛全白的馬車走下來,他把大衣覆蓋一邊肩膊,向着世尊的方向合掌,然後有感而發,說出感興語三次: 「南無世尊.阿羅漢.等正覺。南無世尊.阿羅漢.等正覺。南無世尊.阿羅漢.等正覺。」他心想: 「如果能夠遇見喬答摩沙門,跟他一起交談就好了。」

於是,吒奴蘇尼婆羅門前往世尊那裏,和世尊互相問候,作了一番悅意的交談,然後坐在一邊。吒奴蘇尼婆羅門把所有跟婆蹉延那遊方者交談的內容告訴世尊。

當吒奴蘇尼婆羅門說了這番話後,世尊對他說: 「婆羅門,那個象腳印的譬喻還是不完整。婆羅門,這才是完整的象腳印的譬喻。留心聽,好好用心思量,我現在說了。」

吒奴蘇尼婆羅門回答世尊: 「賢者,是的。」

(三之一)

中部.二十七.小象跡喻經

這是一篇《中部》的經文,我打算將它分開三次來刊出及講解。經文開首的部分是婆蹉延那遊方者以 「象跡喻」來形容佛陀有最高的智慧。 「象跡喻」在經中常可看到,它是以 「在眾多腳印之中,大象的腳印最大」這個比喻,來形容 「最高」、 「首要」、 「涵括面最廣」等事物。因為婆蹉延那遊方者看見許多智者欲跟佛陀辯論但最後反而成為佛弟子,所以得出一個結論:佛陀的智慧是最高的。

吒奴蘇尼婆羅門聽了婆蹉延那遊方者對佛陀的讚嘆,於是前往佛陀那裏及將婆蹉延那遊方者的 「象跡喻」告訴佛陀,佛陀聽了之後將之修改,令 「象跡喻」的內容更有深度。至於有什麼深度,留待之後講解。

 


親證解脫的人會確切明白:佛、法、僧是最有價值的三寶

世尊說:「婆羅門,就正如一個馴象師進入大象生活的樹林內,在那裏看見一個很大的象腳印。善巧的馴象師是不會在這時候便作出『有一頭很大的雄象』 這結論的。這是什麼原因呢?婆羅門,因為有些矮小的雌象也會留下很大的腳印的。那些可能是牠們的腳印。

「他沿途繼續前行。當繼續前行的時候,在那裏看見一個很大的象腳印,在高處的樹木有被擦損的痕跡。善巧的馴象師是不會在這時候便作出『有一頭很大的雄象』這結論的。這是什麼原因呢?婆羅門,因為有些高的雌象也會留下很大的腳印,也會令到高處的樹木擦損的。那些可能是牠們的腳印。

「他再沿途繼續前行。當繼續前行的時候,在那裏看見一個很大的象腳印,在高處的樹木有被擦損和被象牙刮損的痕跡。善巧的馴象師是不會在這時候便作出『有一頭很大的雄象』這結論的。這是什麼原因呢?婆羅門,因為有些高的雌象也會留下很大的腳印,也會令到高處的樹木擦損,也會用象牙刮損樹木的。那些可能是牠們的腳印。

「他再沿途繼續前行。當繼續前行的時候,在那裏看見一個很大的象腳印,在高處的樹木有被擦損、被象牙刮損和被折斷的痕跡,還看見一頭很大的雄象在樹底下和空地之間行走、站立、坐下、躺臥。在這時候,善巧的馴象師便作出『有一頭很大的雄象』這結論了。

「婆羅門,同樣地,如來出現於世上,是一位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親身證得無比智,然後在這個有天神、魔羅、梵天、沙門、婆羅門、國王、眾人的世間宣說法義;所說的法義開首、中間、結尾都是善美的,有意義、有好的言辭、圓滿、清淨、開示梵行。

「居士或出身於各種種姓的人聽了這些法義之後,對如來生起了敬信;有了這份敬信,他這樣反思:『在家生活有很多障礙,是塵垢之道;出家生活有如空曠的地方那樣沒有障礙。在家生活不易生活在圓滿、清淨、如螺那樣潔白的梵行之中。讓我剃掉頭髮和鬍鬚,穿着袈裟衣,從家庭生活中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吧。』後來,他捨棄所有財富,捨棄所有親屬,剃掉頭髮和鬍鬚,穿着袈裟衣,從家庭生活中出家,過沒有家庭的生活。

「他成為一位出家人,具有比丘的修學和比丘的正命。他捨棄殺生、遠離殺生,放下棒杖、放下武器,對所有生命都有悲憫心。他捨棄偷盜、遠離偷盜,別人不給的東西便不取,別人不給的東西便不要;有一個不偷盜的清淨心。他捨棄非梵行,他是一個梵行者,遠離性行為這世俗的行為。他捨棄妄語、遠離妄語,他說真話、只說真話、誠實、可信賴、說話沒有前後不一。他捨棄兩舌、遠離兩舌、不會說離間別人的話,他幫助分裂的得到復合、喜歡和合、景仰和合、欣樂和合、說使人和合的話。他捨棄惡口、遠離惡口,無論他說什麼,都柔和、悅耳、和藹、親切、有禮、令人歡喜、令人心悅。他捨棄綺語、遠離綺語,他說適時的話、真實的話、有意義的話、和法有關的話、和律有關的話、有價值的話,他在適當的時候說話,說話有道理,適可而止,對人有益。

「他遠離損害種子和植物的行為;他一天只吃一餐,過了中午不吃東西,遠離非時食;遠離觀看跳舞、唱歌、奏樂、表演;遠離花環、香水、膏油、飾物;遠離豪華的大床;遠離接受金銀錢財;遠離接受穀物;遠離接受生肉;遠離接受婦女;遠離接受僕人;遠離接受禽畜;遠離接受農田;遠離替人做信使;遠離做買賣;遠離欺騙的量秤;遠離賄賂、欺騙、詐騙;遠離傷害、殺害、綑綁、攔劫、搶掠。

「他對能蔽體的衣服知足、對能果腹的食物知足,無論去哪裏,都只是和衣缽隨行。就正如雀鳥和牠的羽翼,無論雀鳥飛去哪裏,都只是和雙翼隨行。同樣地,一位比丘對能蔽體的衣服知足、對能果腹的食物知足,無論去哪裏,都只是和衣缽隨行。他具有聖者之戒蘊,親身體驗沒有過失之樂。

「他在眼看到色之後,不執取形,不執取相。他知道如果不約束眼根的話,貪着、苦惱這些惡不善法便會漏入內心,因此他約束眼根,守護眼根,修習眼根律儀。

「他在耳聽到聲之後……

「他在鼻嗅到香之後……

「他在舌嚐到味之後……

「他在身感到觸之後……

「他在意想到法之後,不執取形,不執取相。他知道如果不約束意根的話,貪着、苦惱這些惡不善法便會漏入內心,因此他約束意根,守護意根,修習意根律儀。他具有聖者之根律儀,親身體驗無染之樂。

「他在往還的時候,對往還有覺知;在向前觀望、向周圍觀望的時候,對向前觀望、向周圍觀望有覺知;在屈伸身體的時候,對屈伸身體有覺知;在穿衣持缽的時候,對穿衣持缽有覺知;在飲食、咀嚼、感受味覺的時候,對飲食、咀嚼、感受味覺有覺知;在大便、小便的時候,對大便、小便有覺知;在行走、站立、坐下、睡覺、睡醒、說話、靜默的時候,對行走、站立、坐下、睡覺、睡醒、說話、靜默有覺知。

(三之二)

中部.二十七.小象跡喻經

接續上一期佛陀修改婆蹉延那遊方者所說的「象跡喻」,佛陀告訴吒奴蘇尼婆羅門,一個善巧的馴象師即使看見很大的象腳印,甚至看見高處的樹木有被象牙刮損的痕跡,他都不會急於下「有一頭很大的雄象」這個定論的,因為有些矮小的雌象也會留下很大的腳印,而高大的雌象也是會留下大腳印及用象牙刮損高處的樹木的。佛陀以此形容,有目光的人即使看見有人戰勝許多辯論,也不會急於下「那人有最高的覺悟」這個定論的,因為有些辯才好的外道也是會戰勝許多辯論的。之後在今期與下期的經文之中進一步再說,即使隨佛出家的比丘,已有好的戒行、深入的禪定、六種無比智的前五種,也不用急於下「佛、法、僧是最高的三寶」這個定論的,因為有些修持好的外道也是會有這些質素的。

佛陀在譬喻中再說,當一個善巧的馴象師看見很大的象腳印、高處的樹木有被象牙刮損的痕跡,再加上親眼看見一頭大雄象時,他便可下「有一頭很大的雄象」這個定論了。佛陀以此形容,一位出家比丘親身取得漏盡智的時候,他便可下「佛、法、僧是最高的三寶」這個定論了。

佛說這個「象跡喻」,目的不是抬高自己與貶低別人,而是教我們認識各種深淺的修行質素,為我們帶來銳利的擇法目光。

 


修行次第:聞法、生敬信、出家、持戒、知足、守護根門、保持覺知與正念、清除五蓋、得禪定、得解脫。

「他具有聖者之戒蘊、聖者之根律儀、聖者之念和覺知,居住在叢林、樹下、深山、山谷、岩洞、墓地、森林、曠野、草堆等遠離的住處之中。他在化食完畢,吃過食物後返回,然後盤腿坐下來,豎直腰身,把念保持安放在要繫念的地方。

「他捨棄世上的貪欲,超越貪欲;內心清除了貪欲。

「他捨棄嗔恚,心中沒有嗔恚,只有利益和悲憫所有眾生;內心清除了嗔恚。

「他捨棄昏睡,超越昏睡,有光明想,有念和覺知;內心清除了昏睡。

「他捨棄掉悔,沒有激盪,有一個內裏平靜的心;內心清除了掉悔。

「他捨棄疑惑,超越疑惑,沒有疑惑;內心清除了對善法的疑惑。

「他捨棄使內心污穢、使智慧軟弱的五蓋,內心離開了五欲、離開了不善法,有覺、有觀,有由離開五欲和不善法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初禪。婆羅門,這就是稱為如來留下的大腳印、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擦損的痕跡、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象牙刮損的痕跡了。但聖弟子是不會在這時候便作出『世尊是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僧團能善隨修習。』 這結論的。

「婆羅門,再者,一位比丘平息了覺和觀,內裏平伏、內心安住一境,沒有覺、沒有觀,有由定所生起的喜和樂;他進入了二禪。婆羅門,這就是稱為如來留下的大腳印、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擦損的痕跡、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象牙刮損的痕跡了。但聖弟子是不會在這時候便作出『世尊是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僧團能善隨修習。』 這結論的。

「婆羅門,再者,一位比丘保持捨心,對喜沒有貪着,有念和覺知,通過身體來體會樂──聖者說:『這人有捨,有念,安住在樂之中。』──他進入了三禪。婆羅門,這就是稱為如來留下的大腳印、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擦損的痕跡、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象牙刮損的痕跡了。但聖弟子是不會在這時候便作出『世尊是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僧團能善隨修習。』這結論的。

「婆羅門,再者,一位比丘滅除了苦和樂,喜和惱在之前已經消失,沒有苦、沒有樂,有捨、念、清淨;他進入了四禪。婆羅門,這就是稱為如來留下的大腳印、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擦損的痕跡、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象牙刮損的痕跡了。但聖弟子是不會在這時候便作出『世尊是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僧團能善隨修習。』這結論的。

「當他的內心有定、清淨、明晰、沒有斑點、沒有污染、柔軟、受駕馭、安住、不動搖時,把心導向宿命智。他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事情──不論一生、兩生、三生、百生、千生、百千生;不論無數的成劫、無數的壞劫、無數的成壞劫──在那一生之中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投生到另一生;而在另一生之中又是什麼姓名、什麼種族、什麼種姓、吃什麼食物,、體會什麼苦與樂、壽命有多長,死後又再投生到另一生。他能憶起過去無數生的生活方式和生活細節。婆羅門,這就是稱為如來留下的大腳印、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擦損的痕跡、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象牙刮損的痕跡了。但聖弟子是不會在這時候便作出『世尊是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僧團能善隨修習。』 這結論的。

「當他的內心有定、清淨、明晰、沒有斑點、沒有污染、柔軟、受駕馭、安住、不動搖時,把心導向眾生生死智。他以清淨及超於常人的天眼,看見眾生怎樣死後再次投生;知道不同的業使眾生在上等或下等、高種姓或低種姓、善趣或惡趣的地方投生──這些眾生由於具有身不善行、口不善行、意不善行,責難聖者,懷有邪見,做出由邪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惡趣、地獄之中;那些眾生由於具有身善行、口善行、意善行,稱讚聖者,懷有正見,做出由正見所驅動的業,因此在身壞命終之後投生在善趣、天界之中。婆羅門,這就是稱為如來留下的大腳印、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擦損的痕跡、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象牙刮損的痕跡了。但聖弟子是不會在這時候便作出『世尊是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僧團能善隨修習。』這結論的。

「當他的內心有定、清淨、明晰、沒有斑點、沒有污染、柔軟、受駕馭、安住、不動搖時,把心導向漏盡智。他如實知道什麼是苦,如實知道什麼是苦集,如實知道什麼是苦滅,如實知道什麼是苦滅之道;他如實知道什麼是漏,如實知道什麼是漏集,如實知道什麼是漏滅,如實知道什麼是漏滅之道。婆羅門,這就是稱為如來留下的大腳印、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擦損的痕跡、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象牙刮損的痕跡了。但聖弟子仍然不會在這時候便作出『世尊是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僧團能善隨修習。』這結論的。

「當他有了以上的知見時,心便從欲漏、有漏、無明漏之中解脫出來。在得到解脫時會帶來一種解脫智,他知道:生已經盡除,梵行已經達成,應要做的已經做完,沒有下一生。婆羅門,這就是稱為如來留下的大腳印、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擦損的痕跡、如來留下的高處樹木被象牙刮損的痕跡了。到了這時候,聖弟子便得出一個結論:世尊是等正覺,法義已由世尊完善宣說出來,僧團能善隨修習。」

當世尊說了這番話後,吒奴蘇尼婆羅門對他說:「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妙極了!喬答摩賢者能以各種不同的方式來演說法義,就像把倒轉了的東西反正過來;像為受覆蓋的東西揭開遮掩;像為迷路者指示正道;像在黑暗中拿着油燈的人,使其他有眼睛的人可以看見東西。我皈依喬答摩賢者、皈依法、皈依比丘僧。願喬答摩賢者接受我為優婆塞,從現在起,直至命終,終生皈依!」

(三之三)

中部.二十七.小象跡喻經

在這篇經文中,佛陀除了修改婆蹉延那遊方者的「象跡喻」 ,使其內容更有深度之外,也詳盡地描述一個出家人的修行次第。這個修行次第在經中不時會見到,當中可以看到比丘修習戒、定、慧所帶來的各種聖潔質素。佛陀與他的阿羅漢弟子深受世人尊敬的原因,就是因為他們具有這些質素。

 


佛陀以善巧而又有效率的方法來教化弟子。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跋祇國郁伽支羅村恆河岸邊。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從前,在摩揭陀有一個愚癡的牧牛人,在夏末秋初的時候,沒有仔細察看恆河這邊岸的情況,沒有仔細察看對岸渡口的地點,便驅趕牛群渡河前往對岸的須韋提訶,結果,牛群走到河流中央的時候亂作一團,最後遇上了不幸。

「比丘們,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個愚癡的牧牛人,在夏末秋初的時候,沒有仔細察看恆河這邊岸的情況,沒有仔細察看對岸渡口的地點,便驅趕牛群渡河前往對岸的須韋提訶,結果,牛群走到河流中央的時候亂作一團,最後遇上了不幸。

「比丘們,同樣地,一些沙門或婆羅門不善知這個世間,不善知其他世間,不善知魔羅的領域,不善知超越魔羅的領域,不善知死神〔註一〕的領域,不善知超越死神的領域,會為那些聆聽他們的教義、對他們有敬信的人長期帶來不利和苦惱。

「比丘們,從前,在摩揭陀有一個智慧的牧牛人,在夏末秋初的時候,仔細察看恆河這邊岸的情況,仔細察看對岸渡口的地點,才驅趕牛群渡河前往對岸的須韋提訶。他首先驅趕那些是牛群之父、是牛群的領導的壯公牛渡河,那些壯公牛越過了恆河的水流,安穩地抵達對岸。他之後驅趕那些馴服的壯牛渡河,那些馴服的壯牛也越過了恆河的水流,安穩地抵達對岸。他之後驅趕那些小牛渡河,那些小牛也越過了恆河的水流,安穩地抵達對岸。他之後驅趕那些幼牛渡河,那些幼牛也越過了恆河的水流,安穩地抵達對岸。這時候,有一頭初生的小牛,跟隨着母牛的叫聲,也越過了恆河的水流,安穩地抵達對岸。

「比丘們,這是什麼原因呢?因為這個智慧的牧牛人,在夏末秋初的時候,仔細察看恆河這邊岸的情況,仔細察看對岸渡口的地點,才驅趕牛群渡河前往對岸的須韋提訶。

「比丘們,同樣地,一些沙門或婆羅門善知這個世間,善知其他世間,善知魔羅的領域,善知超越魔羅的領域,善知死神的領域,善知超越死神的領域,會為那些聆聽他們的教義、對他們有敬信的人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

「比丘們,那些越過了水流、安穩地抵達對岸的壯公牛,好比那些盡除了所有漏、過着清淨的生活、完成了應做的修行工作、放下了重擔、取得了最高的果證、解除了導致投生的結縛、以圓滿的智慧而得解脫的阿羅漢比丘。他們越過了魔羅的水流,安穩地抵達對岸。

「比丘們,那些越過了水流、安穩地抵達對岸的馴服壯牛,好比那些斷除五下分結、在上界化生、在那裏入滅、不會從那世間回來的比丘。他們將會越過魔羅的水流,安穩地抵達對岸。

「比丘們,那些越過了水流、安穩地抵達對岸的小牛,好比那些斷除三結,貪欲、嗔恚、愚癡薄,成為斯陀含,返回這個世間一次之後苦便會終結的比丘。他們將會越過魔羅的水流,安穩地抵達對岸。

「比丘們,那些越過了水流、安穩地抵達對岸的幼牛,好比那些斷除三結、成為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的比丘。他們將會越過魔羅的水流,安穩地抵達對岸。

「比丘們,那頭隨着母牛叫聲而越過水流、安穩地抵達對岸的初生小牛,好比那些隨法而行或隨信而行的比丘。他們將會越過魔羅的水流,安穩地抵達對岸。

「比丘們,我善知這個世間,善知其他世間,善知魔羅的領域,善知超越魔羅的領域,善知死神的領域,善知超越死神的領域,會為那些聆聽我的教義、對我有敬信的人長期帶來利益和快樂。」

世尊.善逝.導師說了以上的話後,進一步再說:

「智者善解說:

此世與他世,

魔羅所至處,

死神不至處。

 

智慧等正覺,

知所有世間,

揭示甘露門,

眾生得滅度。

 

惡流毀眾生,

比丘度此流,

抵達安穩處,

內心得歡悅。」

〔註一〕「死神」(Maccu)有「死亡」的意思,這詞語跟「魔羅」(Māra)同義。有些時候,「死神」也指「焰摩天」(Yama)。

 

中部.三十四.小牧牛人經

這是一篇在《中部》之中比較短的經文,內容是佛陀以「智慧牧牛人」的譬喻,形容自己明白世間的實相然後教導眾生,使眾生能安然地超越生死流而得解脫;此外,在譬喻中亦帶出佛陀一種善巧的教導方法,就是先教導一些質素高的弟子,然後再由這些大弟子來引領其他人。

佛陀不單在解脫方面具有深入的智慧,在教化弟子方面也有一種善巧而又有效率的方法。在佛陀覺悟後的一兩年之間,智慧第一的舍利弗尊者、神通第一的目犍連尊者、天眼第一的阿那律陀尊者、持律第一的優波離尊者、多聞第一的阿難尊者等多位大弟子已經加入僧團,使佛教能在短時間之內傳遍恆河南北兩地。

經中以初生的小牛來形容「隨法而行」與「隨信而行」的比丘,「隨法而行」與「隨信而行」同屬「初果向」的果位,「初果向」是聖者之中最低的一種,他們向着初果的果位進發但要在身壞命終的時候才踏穩在初果的果位之上。

 


皈依三寶與受持五戒,是其中一個行踐八正道的起步點

「比丘們,具有四法的聖弟子是一位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什麼是四法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一位聖弟子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他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着、帶來定。

「比丘們,具有這四法的聖弟子是一位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

世尊.善逝.導師說了以上的話後,進一步再說:

「見法淨信者,

具有信與戒,

黑暗不復還,

浸潤梵行樂。」

 

相應部.五十五.二.浸潤

《相應部》第五十五個相應稱為《入流相應》。「入流」 (sotāpatti /sotāpanna)音譯為「須陀洹」,意指「進入了聖者之流」。佛陀曾將「連接大海的河流」比喻為「八正道」,當水進入了一條連接大海的河流之後,自然會被這條河流帶到大海中去;同樣地,八正道連接湼槃,當修行人進入了八正道之後,自然會被八正道帶到湼槃中去。「入流」 也是初果果位的名稱,達到「入流」的人再不墮落惡趣,很快便會入滅。

修行人要達到「入流」,可從幾個不同的方法來入手:或是從斷除「身見、疑惑、戒取」三結來達到;或是從「見法」、「生起法眼」來達到;或是從具有「佛、法、僧、戒」四法來達到;或是從具有「習近善人、聆聽正法、如理思維、依法而行」四入流支來達到。這些不同的方法都指向一個共通點,就是明白生命是苦及明白滅苦的途徑。在《入流相應》的七十四篇經文之中,主要是講述「具有四法」 這方面的義理,其次也講述「四入流支」這方面的義理。

在這篇經文之中佛陀提到,具有四法的人能得初果,四法是: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持戒(若是出家的弟子受持比丘戒,若是在家的弟子受持五戒)。在原始佛教的教義中,一個在家人皈依三寶、受持五戒之後便成為一位佛弟子,這時他踏上了八正道,開始行踐這條聖者的路途,就如經文尾末的偈頌所說那樣。

 


得到天下的轉輪王不及具有四法的人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衛城的祇樹給孤獨園。

在那裏,世尊對比丘說:「比丘們。」

比丘回答世尊:「大德。」

世尊說:「比丘們,即使一位征服四方的轉輪王,在身壞命終之後會投生在善趣、天界的三十三天之中,在三十三天的歡喜園裏,有天女眾伴隨,追逐天界的五欲享樂,但是,若他沒有四法,便不能免除投生在地獄、畜生、餓鬼之中,不能免除投生在惡趣之中。

「比丘們,即使一位要乞食、要穿破衣的聖弟子,但是,若他具有四法,便能免除投生在地獄、畜生、餓鬼之中,便能免除投生在惡趣之中。

「什麼是四法呢?

「比丘們,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一位聖弟子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他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着、帶來定。

「這就是聖弟子所具有的四法了。比丘們,得到四方的人跟得到四法的人相比,不及十六分之一。」

 

相應部.五十五.一.王

在這篇經文之中佛陀提到,轉輪王的福德比不上一個具有四法的比丘。

轉輪王是印度傳統文化之中的理想人物,他征服整片大地,具有「輪寶、象寶、馬寶、珠寶、女寶、居士寶、將士寶」七寶和「美貌、長壽、健康、受人愛敬」四如意,他不是以暴力而是以善法來管治世間,因他行踐善法,所以身壞命終之後會投生天上。轉輪王有如此福德,但若沒有四法的話,便不能解脫生死,當持續生死輪迴的話,便不免投生惡趣。

與此相對的是出家比丘,佛世時的比丘卑下活命,時常要逐家逐戶化食,所穿着的是破舊衣服,但若具有四法的話,這位比丘便永斷惡趣,而且很快便會入滅。雖然從奢華生活這方面來看,具有四法的比丘不及轉輪王,但從永斷惡趣這方面來看,轉輪王便不及一位具有四法的比丘了。

經中時常用「不及十六分之一」這個數字來比較事物,阿那律陀法師在巴利文課堂時解釋,是出於初一至十五的月亮一天比一天圓,連沒有月亮的一天共有十六天,於是古印度人採用「十六分之一」為其中一種數字作比較事物之用。

 


四法是一面法鏡,可從中反照自己有否入流果位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那提迦的磚屋。

這時候,阿難尊者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 「大德,有一位名叫沙蘭的比丘命終,他的去向怎麼樣,他的下一生怎麼樣呢?大德,有一位名叫難陀的比丘尼命終,她的去向怎麼樣,她的下一生怎麼樣呢?大德,有一位名叫須達多的優婆塞命終,他的去向怎麼樣,他的下一生怎麼樣呢?大德,有一位名叫須闍多的優婆夷命終,她的去向怎麼樣,她的下一生怎麼樣呢?」

「阿難,命終的沙蘭比丘清除了各種漏,現生以無比智來體證無漏、心解脫、慧解脫。阿難,命終的難陀比丘尼斷除了五下分結,在上界化生,在那裏入滅,不會從那世間回來。阿難,命終的須達多優婆塞斷除了三結,貪欲、嗔恚、愚癡薄,是一位斯陀含,返回這個世間一次之後苦便會終結。阿難,命終的須闍多優婆夷斷除了三結,是一位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

「阿難,人的命終並不是稀奇的事情,如果人人命終後你都找我問這些問題,可真是煩擾如來。因此,我要說一個稱為『法鏡』的法義。聖弟子如果具有這面法鏡,可隨他的意欲,為自己授記:我盡除了地獄、畜生、餓鬼,盡除了惡趣,我是一位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

「阿難,什麼是法鏡的法義呢?

「阿難,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一位聖弟子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他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着、帶來定。

「阿難,這就是法鏡的法義了。聖弟子如果具有這面法鏡,可隨他的意欲,為自己授記:我盡除了地獄、畜生、餓鬼,盡除了惡趣,我是一位須陀洹,不會墮落惡道,肯定會得到覺悟。」

 

相應部.五十五.八.磚屋之一

跟這篇經文相若的內容同樣也收錄在《長部.十六.大般湼槃經》之中,可見這篇經文的內容是佛陀在臨入滅時的教誡。

佛陀生平是會替出家和在家的弟子授記的,授記的作用除了對弟子的行持作一個肯定之外,也可讓其他弟子作為一個參考或榜樣之用。佛陀知道在他入滅後便沒有人替佛弟子授記,於是說出這個「法鏡」的義理,來讓將來的佛弟子自己作出反照:反照自己有否四法便知自己是否最低限度得到入流的果位。

 


皈依三寶與受持五戒的人邁向湼槃

這是我所聽見的:

有一次,世尊住在迦毗羅衛釋迦人的榕樹園。

這時候,釋迦人摩訶男前往世尊那裏,對世尊作禮,坐在一邊,然後對世尊說:「大德,迦毗羅衛富庶、繁榮、人口眾多、擠擁,但當我探訪世尊或受人敬重的大比丘之後,晚上回到迦毗羅衛時,在路上便遇不到象,遇不到馬,遇不到馬車,遇不到牛車,遇不到人。大德,在那時候我對世尊的念、對法的念、對僧的念竟然會忘失,那時我心想:『如果我在這個時候死去,將會到哪裏投生呢?我下一生將會怎麼樣呢?』」

「摩訶男,不用害怕,不用害怕,你不會有惡的死亡,不會有惡的命終。摩訶男,具有四法的聖弟子傾向湼槃、朝向湼槃、邁向湼槃。什麼是四法呢?

「摩訶男,一位聖弟子對佛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這位世尊是阿羅漢.等正覺.明行具足.善逝.世間解.無上士.調御者.天人師.佛.世尊。』

「一位聖弟子對法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法是由世尊開示出來的,是現生體證的,不會過時的,公開給所有人的,導向覺悟的,智者能在其中親身體驗的。』

「一位聖弟子對僧具有一種不會壞失的淨信,他明白:『世尊的弟子僧善巧地進入正道,正直地進入正道,方法正確地進入正道,方向正確地進入正道,是四雙八輩的聖者;世尊的弟子僧值得受人供養,值得受人合掌,是世間無上的福田。』

「一位聖弟子具有聖者所推崇的戒,他的戒不破、不穿、沒有污垢、沒有污點、清淨、受智者稱讚、不取着、帶來定。

「摩訶男,如果一棵傾向東方、朝向東方、邁向東方生長的樹,若被人從樹腳斬斷,它會倒向哪個方向呢?」

「大德,會倒向它傾向、朝向、邁向的方向。」

「摩訶男,同樣地,具有這四法的聖弟子傾向湼槃、朝向湼槃、邁向湼槃。」

 

相應部.五十五.二十二.摩訶男之二

在這篇經文中佛陀以一個「樹倒東方」的譬喻,形容一個具有四法的人邁向湼槃。

摩訶男是佛陀的堂兄,亦是其中一位著名的在家佛弟子。在巴利文的《增支部.第一集》之中稱他為「上妙布施第一」的優婆塞,在漢譯本的《增一阿含經.第三卷》之中稱他為「心恒悲念一切之類」的第一優婆塞。此外,在巴利文《律藏》的註釋《一切善見》之中,說摩訶男比佛陀年長約一個月,是一位二果聖弟子。

初果或二果的聖弟子由正信、正見、戒行這些修持而得,他們都有一種向善、向解脫的質素,因此而脫離了惡趣,更邁向湼槃。三果或四果的聖弟子還再加上修定、修慧而得,他們脫離了欲界而邁向湼槃以至脫離了三界當下體證湼槃。摩訶男是一位修行根基很紮實的佛弟子,但因為還沒有進一步修定、修慧,因此離湼槃還有一段距離,他擔心自己若在惱亂的心境時命終,下一生會忘失佛法。於是佛陀為他講解,生平具有四法的人,時常會有一種向善、向解脫的心境,這種心境日積累月會成為一種很重、很有力的性向,就如經中的「樹喻」那樣,具有四法的人命終時也是朝着向善、向解脫的方向來倒下的。

 

接此續看下一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