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經》說什麼 ?

李翠娥

本文之來由:《心經》〔註一〕首四句「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度一切苦厄」的真正意義是什麼?不少人只是把觀自在菩薩當作祈求對象,幫自己度一切苦厄。

細讀中間兩句,筆者認為觀自在菩薩其實是給世人示範如何度苦厄。生起那念是苦、那念是樂,完全是個人內心的選擇。在離苦的過程中,如果依觀自在菩薩所為,即以圓滿的般若智慧為指導、修深層的觀照、體證一切事物的空性,筆者相信每個人都能自度一切苦厄。

探討《心經》真的說什麼,是筆者撰寫本文的原因。

 

第一章 : 《心經》說般若

《心經》是《大般若經》的心要。經文只有二百六十字,是該經的超濃縮版本,是佛教界耳熟能詳,學佛者時常念誦的一本經。要了解《心經》,先要對「般若」思想有一定的認識。「般若」是梵文,意譯智慧,是一種超越世間智慧的智慧。

 

(一)  「緣起」與「般若」

般若思想從「緣起法」而來,可以簡單歸納為:存在的一切法(「法」解作現象、事物等)都是「緣起假有、本性真空」。般若就是修行路上解空、觀空、證空的智慧;修般若能看透一切法的假有、洞察其真空。

「般若」是六波羅蜜多之最高指導,六者指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般若。「六度萬行」即是由六度展開無量的善行,是大乘菩薩修至成佛的大道。每度修行到徹底圓滿,就是到達苦惱滅盡的彼岸,即到達「波羅蜜多」。如經云:「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註二〕皆空。」菩薩在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觀照到世間的色蘊、受蘊、想蘊、行蘊、識蘊,這五蘊的本質都是不實在的。

有情的世間(即情感和精神世界 )與無情的器世間(即物質世界),都是緣起的。離開了緣起,一切法則無從安立,因為一切法的存在與消滅,只是因緣聚、因緣散的假合。「法」本質沒有自性,只是空寂性,無可尋獲、無可捕捉。

 

(二)  「空」與「有」

在緣起中,「有」和「空」的理解有其特別之處,簡釋如下:

「有」是假有、非永恆的存在。一切世間法皆是緣聚則生、緣散則滅,沒有獨存的自性。「假有」的狀態涵蓋所有物質和精神的事物。《心經》所用的例子,就是活在世間的「我」。「我」不是一個不變的實體。「我」是五種不同元素積聚的合成體,包括物質的色,和精神的受、想、行、識 ,合稱「五蘊」,互相配合及運作。簡言之「五蘊」是「人我」;「我」解作實體,是凡夫誤執為實的自我。
「空」是指「空性」,即一切法真實不變的本質、是一切法的無相、無分別的本來面目,即是《心經》所說的「諸法空相」。佛教的「空」就是緣起性空、自性空、畢竟空、當體即空。佛教最高的智慧是般若空慧,正因如此經文稱讚推崇「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大明咒、無上咒、無等等咒〔註三〕

「空」與「有」的關係是真空起假有,假有顯真空。「假有」和「真空」是共存不異的、無礙互融的。如經文所說:「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經文以「五蘊皆空」說明空和有的關係:五蘊是「有」, 緣生、緣滅的假有;五蘊是「空」,本質上的緣起性空。「五蘊皆空」就是般若智慧所照見到的實相(即真理)。

「假有」和「真空」亦可從三方面,即從無常、無我、涅槃去理解:

「諸行無常」,世間沒有永恆不變的東西。世人於無常法中執為「常」想,因此佛說「無常」,破世人執常之顛倒。

「諸法無我」世間沒有獨存性和實在性的東西,一切皆是因緣和合,虛假不實。世人認為世間一切事物都有它的實在性,既獨立又主宰,執之為「我」。佛法則說諸法「無我」,破世人執一切法為實體。

最常見的顛倒是把我自己看作實體,成為「人我執」。佛法則說「我」的存在只是「五蘊」的組合體。「我」就是「五蘊」,迷的時候才有,悟的時候即無。「五蘊」都是因緣所生,例如「色」是四大(地、水、火、風)假合而有,「受、想、行、識」的精神活動是由虛妄不實的妄想分別而有;這就是經文說「五蘊皆空」的意思。

世人顛倒不單只執「人我」為實體,亦執「法」為實體。「法」涵蓋更廣,指一切現象和事物,亦包括佛陀所說的法。
《心經》提出一連串佛陀所說與修行有關的法,列舉如下:

「五蘊」色、受、想、行、識;
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的六境(色、聲、香、味、觸、法)生起的六識(眼識至意識)合稱「十八界」即眾生生活的範圍;

「十二因緣」為緣覺聖者所修;
「四聖諦」苦、集、滅、道為聲聞聖者所修;
「般若波羅蜜多」為菩薩所修。
「涅槃寂靜」:涅槃是梵語,意思是滅度。涅槃不是死後的境界。在世間修行,達到無有煩惱的動盪,只有寂靜無為的安樂,那便是涅槃。《心經》名之為「諸法空相」,其狀態是「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涅槃是「空性」的體證;「空性」是出世間的真理,是絕對的無相、究竟的無分別。「空性」是諸法之本性。在諸行無常、諸法無我的前提下,徹底放下一切對虛幻假有的執着,照見一切皆空,寂靜現前,寂滅為樂,這就是涅槃樂。

 

576


 

第二章 : 《心經》說人生


本文試從三個現實層面去融入及實踐《心經》給我們的啓示。

(1) 生活篇:

「五蘊」〔註四〕是我不斷變化的色身及精神和合體,一般人則執「我」為一個實體。

「五蘊」的運作是透過內六根(眼、耳、鼻、舌、身、意)接觸外六境(色、聲、香、味、觸、法)而生起六種相關的認識和分別(眼識、耳識、鼻識、舌識、身識、意識)。人類時時刻刻都活動在六根、六境、六識共同構成的「十八界」中。經文簡略說為「眼界」乃至「意識界」。世人日常生活所需乃至修行人所運用的見、聞、覺、知無不是從「十八界」中得來,兩者分別在於清淨與否。生活是雕塑高手,生活不斷的點點滴滴,能把人的性格、見解、生活方式等雕刻成固定的形態,佛法總稱為「我」與「我所」。物質和感情生活習以為常,不思改變,生活只是為了生存的時候,心靈的素質便無從提升。

人在生活中,不斷接觸外界有形有相的現象、人和事物,往往為境相所迷而起執,痛苦從迷執而來。其實世人所執,物質或非物質,皆是幻有、性空。經文說明,世人執以為實的「我」,其實都是不斷變化的色身和精神組合體,名為「五蘊」。如此明白「我」的真正面目,我們還要執着自我中心、自築圍欄、自尋煩惱嗎?外邊環境和我自己同樣在變化中,我們學習與外界融洽互動,與自己內心和諧相處,這樣內外調和,自己漸漸可以感受到菩薩的自在!

至於具體的離苦修法,經文提及:

大乘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的「照見」功夫,「照」是「觀照」的意思,是大乘佛法觀照內心的禪修方法。

二乘聖者(1)獨覺了生脫死的十二因緣觀(2)聲聞滅苦的苦、集、滅、道。

隨自己的生活體驗去選擇修行的方法,例如修苦、集、滅、道的四聖諦者,在日常生活中行持「八正道」〔註五〕;或修般若空觀者,學習去除令人苦惱的執着;平時以「無我」去實踐「六度萬行」,在福慧雙修、利人利己的大乘菩薩道上邁進。

 

(2) 生命篇:

生命由「無明」流轉而來,無明不破,輪迴不斷。佛法把每期生命分為十二個環節〔註六〕。經文亦簡短地說成「無明」,乃至「老死」。「五蘊」之「識蘊」是生命輪迴的主體,因為它有儲藏的作用,能把前世的業力儲藏起來,帶到來世,遇緣應報。 

「無明」亦覆蓋着每個環節,出世後在觸、受、愛、取、有、生、老、死各階段中,如果無般若智慧照明,生命被無明牢牢的執戀着,成為「常見」,或因無明而撥無因果,成為「斷見」。這兩種對生命的見解都是邪見。前者留戀生命、了生脫死無期;後者不信業報,生命沉淪惡道。

生命來時帶着「無明」即沒有光明,但依《心經》所說的方法去修,有如提燈照亮暗室,轉無明為光明。光明就是解空、觀空和證空的般若智慧。

生命雖是無明而來,但「人身難得今已得」,在六道輪迴中,我們得到人的寶貴生命及一個能活動思考的軀體。我們是六道眾生中唯一可修行,化無明為光明、轉迷成覺、離輪迴之苦、證涅槃之樂,所以「此身應向今生度」。今世出生人道,才有能力修般若,般若如金剛杵,能破無明、斷輪迴,所以經文說「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浪費了今期生命,不知「更向何生度此身」!
 

(3) 人生篇:

人生需要有目標,雖然不同人生階段有不同目標,不過總不想一生人盲目的、無了期的飄流在苦海中吧 !《心經》鼓勵大家依般若波羅蜜多去修,便能達至「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經文從觀空離苦、「我執」及「法執」、究竟涅槃,乃至最後提出一個殊勝的修法 ── 持咒。這是佛菩薩大悲的表現,深知世人被「無明」所困,很多人難理解般若性空的義理,莫說付之實行。經文一直說空,但結尾還是要給世人一個有所適從的修行方法,以誦咒攝心。

「咒」〔註七〕是與佛菩薩溝通的密語,對修行者有加持的力量。《心經》這個咒極具鼓勵性及指導性,為世人指向修行的目的地,發揮大乘佛法自度度他的精神,鼓勵修行者與大眾一同渡河,速證離苦得樂的菩提!

 


筆者結語

明白生命既然是由「無明」而來,在這無智慧的情形下,生活總是在黑暗和苦惱中渡過。佛陀教世人離苦得樂的修法,說五蘊、十八界、十二因緣、四聖諦、六度智得等。其中最能徹底斷一切苦惱,便是修般若波羅蜜多,因為它是帶領世人證入空性的智慧。般若波羅蜜多「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因為修般若至證入空性時,人與法皆空。在「空性」中,沒有無明顛倒、虛妄分別,如經文所說「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現代物質生活越豐富,人類的心靈生活越貧乏。若要提升人生的自在、生命的素質,更要明白《心經》對修行的啓示。萬丈高樓從地起,凡夫修行不要以少而不為,但以大菩薩為榜樣。少者如日常生活中的待人處事時,多些為他人着想,多些把「我」和「我所」放下,我與萬物同一空性、緣生緣滅,互為彼此;看人事物不執着自己的成見感受,明白自己對外境而生起的受、想、行、識都是虛妄不實;所以多作「如是觀」、多起「平常心」,少加插我的觀念、感受、經歷等。這樣待人接物比較客觀如實。如此練習越多,心越明亮,洞察力越強,對以後深層次的修行很有幫助。

觀自在菩薩能「照見」事物的空性,我們雖是縛地凡夫,應仰望菩薩為對象。承接上文向外的洞察,向內我們亦要多些提升自己的定力及覺察力,尤其是覺察自己情緒的起落、貪嗔癡的冒起、外境的干擾等。多些把心安住,心在靜寂的狀態下,就是自我覺察最敏銳時;所以每天抽些時間把身心靜下來,一個好辦法去靜心,就是「心繫所緣」,即把心專注在一個對象,例如誦經咒、觀呼吸、念聖號等,都是禪修常用的「所緣」。

修行起步困難、信心薄弱、苦惱難受時,祈求觀自在菩薩加持,度一時的逆境,無可厚非,但最終都是靠自己不斷的修習,總不能長期求菩薩庇佑,而自己不成長吧 !《心經》就是這樣說。

齊修般若波羅蜜,速度苦海證菩提 !

 


註一:全名是《般若波羅蜜多心經》,唐 三藏法師玄奘譯。


註二:「五蘊」解釋見下文。


註三:這是讚歎般若的辭句,因為佛法中以般若智慧最勝。「咒」是密語,「大」無所不包、「神」無所不通、「明」無所不照、「無上」無可再高、「無等等」畢竟平等。


註四:「色」是物質身軀。
     「受」指苦、樂、不苦、不樂的感受。
    「想」是取像作用,包括對於境界所起的印象、知覺和概念等。
    「行」是意志,欲望等心的作用,形成有意識的身、口行為,佛教合稱這身、口、意為三業。
    「識」有認識、分別、儲藏的作用,「識」可儲藏,所以是業力流轉不失的載體。


註五:「八正道」是通向涅槃的道路,包括八種正確的生活方式:正見、正思惟、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經文略過上述內容,其實即是苦、集、滅、道的「道諦」。


註六:「十二因緣」的順流由無明至老死,主要是指有情眾生的生命輪迴,次序如下:

  1. 無明:是過去的根本煩惱,碰到緣就轉動了。「緣」在這裏就是轉接相續的意思。
  2. 無明緣行:「行」是有意識的行為,造成或善或惡的業果。
  3. 行緣識:由於過去的行業為因,成今生入胎的果。
  4. 識緣名色:在胎中已發展形體和感覺,前者是「色」、後者是「名」。
  5. 名色緣六入:六入即六根,與外界接觸的工具。
  6. 六入緣觸:六根成長後,對外境有全面的接觸。
  7. 觸緣受:接觸之後,就會生種種感覺。
  8. 受緣愛:有樂受就有愛欲。
  9. 愛緣取:有了愛欲,就想去追求、獲取。
  10. 取緣有:取得到就是擁有了,這是有意識的行為,產生業力,會招果報。
  11. 有緣生:這是成立生生不已的流轉。
  12. 生緣老死:有生就有老死,老死是這期生命的結束,下期生命的開始。


註七:梵咒本來不翻譯的,誦咒至誠攝心,有了解釋,反而添知見的障礙。但本經以自利利他的觀自在菩薩為榜樣,不能忘記眾生,不能離大悲本願,歷來佛家姑且略解此咒如下:
    「揭諦揭諦」,度過去呀!度過去呀!
    「波羅揭諦」,向彼岸度過去呀!
    「波羅僧揭諦」,向彼岸大家度過去呀!
    「菩提薩婆訶」,速速證悟菩提呀!

參考資料:聖嚴法師講座系列——《心經》與生活、生命、人生的實踐與超越